黎雄才 官方网站

http://lixiongcai.zxart.cn/

黎雄才

黎雄才

粉丝:78852

作品总数:8 加为好友

个人简介

黎雄才(1910~2002),广东省肇庆人,祖籍广东省高要。当代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岭南画派卓有成就的代表人物。擅长巨幅山水画,精于花鸟草虫,画作气势浑厚,自具风貌,被评论界称为“黎家山水”。三十年代...详细>>

艺术家官网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关注艺术家

留言板

艺术圈

作品润格

书 法:议价

国 画:议价元/平尺

匾额题字:议价

拍卖新高:未提供

联系方式

艺术家官网负责人:小张

邮箱:artist@zxart.cn

本页面资料由该艺术家或本主页注册用户提供,张雄艺术网不为上述信息准确性承担任何责任。

黎雄才:笔墨意韵的驾驭者

  广州有条村叫小洲村。热闹的小洲村,著名的艺术村。8月27日上午,羊城晚报记者一行来到小洲,寻踪黎雄才故居。

  到大街上一问,知道“黎雄才故居”的人还真不少。根据他们的指点,记者来到“艺术村”。说明来意后,大门打开。艺术村里,一幢幢独立别墅矗立着。驱车直入,去到最里面,黎雄才先生的儿子黎捷出来迎接,说这里就是当年父亲居住的地方。

  这栋房子太普通了。外墙贴着白色瓷砖,三层半的样子。绿化极好,爬藤长得老高,院子里到处是花香。房子南北两面,河流缓缓经过;对岸是树林、蕉林,一片郁郁苍苍。

  1999年起,黎雄才一直居住于此,直至2001年逝世。
  
  寻迹

  高兴了就大方送画

  小洲村这里原是一片荔枝林,后来,一批文化名人尤其是著名画家陆续落户,遂成为著名的艺术村。一名村干部告诉记者,这里1993年就开建了。在这里住过的,除了黎雄才,还有关山月、林墉、许钦松、尚涛、方楚雄等著名画家。

  这名村干部回忆起黎雄才,说:“黎老他这个人很大方的,你如果在旁边看(他画画),他高兴了,画就送给你,小洲村他也送了一幅大画,他画画,关山月写字。”

  黎雄才的画室在二楼。黎捷说,这里的东西按原貌保留,不曾动过。画室悬着一块匾额,为黎雄才亲题:“一河二江画室”。黎捷说,一河即黄河,二江即长江、珠江。黎雄才在匾额上落款云:甲子之春以黄河长江珠江为题从源流至出海作三大手卷以十年为期完成之因题此室名。

  黎捷说,父亲是想画黄河、长江、珠江,写手卷,各写一个,但是后来他的身体已经不允许了。

  黎雄才为此曾经画过草图,相关草图还丢失过。此外,还有一件画桂林的作品也被盗了。黎捷回忆说:“有另外一件作品,是画桂林的,是整个漓江,那卷画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被盗了,被识货的人拿走了。据说后来发现那个东西在香港。”

  感觉自己能活一百岁

  不大的画案铺着报纸。黎雄才作画所用工具依然摆放着,各种颜料如石绿等,依然鲜艳。作画的墙上,两枚磁铁贴着数张黎雄才的书法对联。黎捷说,自己在整理父亲当年的书法,这是他以前写的书法对联,但是很多都放错了,对不上,需要慢慢找;还有一些是写坏了的,写错字什么的,随手放在这里。

  另一张几案上,摆放着一张奖状,是“第一届中国美术金彩奖”。这是中国美术的最高荣誉。

  画室里有一张特殊的椅子,底部是加厚、加重了的。黎捷说:这张椅子是父亲摔倒之后特别做的,加重了,底下有个台,使它不容易倒,而且很高,方便他作画,他必须坐着,他的脚不行,摔过两次,都是摔断骨头,住了院。第一次摔倒之前,他身体状况其实是很好的,摔倒后一住就住了一个多月,整天躺着不能动,这样一直躺着、待着,整个身体就差了。体力和脑力都衰退,整个人好像老了很多。回来之后好像觉得自己来日无多了,原来他感觉自己能活100岁。

  画室里摆着黎雄才的诸多画册及传记。相关传记有载:黎雄才1926年拜高剑父为师,临摹过数百幅古画。高剑父纪念馆首任馆长张立雄告诉羊城晚报记者,高剑父每天叫黎雄才爬到春睡画院的阁楼里临画,黎雄才一上去,高剑父就把梯子抽掉,好让他专心学艺。在春睡画院,高剑父教学生山水画时常以黎雄才临摹的作品作示范。1932年,黎雄才获高剑父资助,赴东京日本美术学校日本画科就读三年。

  美术界的“抗洪史诗”

  黎雄才最重要的作品,无疑是《武汉防汛图》。

  其传记记载,1954年夏,武汉遭遇百年不遇的长江洪灾,数百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遭受严重威胁。当时,武汉中南美专的师生,无一例外,投入到惊心动魄的抗洪抢险之中去。黎雄才亦不停奔波于极为泥泞和坎坷的堤岸上;参加抗洪抢险的同时,黎雄才用心观察、仔细写生,晚上在驻地对着画稿加工整理,深夜不眠。防洪抢险之后,历经一年多的苦心经营,在大量写生稿的基础上,创作出长达28米的《武汉防汛图》长卷。作品场面宏大,内容繁复,绵延数百里的抗洪、防汛、抢险的壮观景象,一一在人们眼前铺陈开来。很快,它赢得了“抗洪史诗”的美誉。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梁江认为,《武汉防汛图》整合了黎雄才人物画、花鸟画方面的过人能力,进而创造了一种新的山水画表现范式。这是他上世纪40年代以来不断写生,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直接成果,标志了黎雄才50年代的一个创作高峰期。另一个意义在于,传统山水的空灵飘逸,由此转入现实生活的真情实景中, 山水画被注入新的内涵。由出世而入世,这是一种与新时代相连的转型。

  去年,黎雄才家人将《武汉防汛图》的相关写生稿及资料数十件捐献给了中国美术馆,与《武汉防汛图》一同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引发美术界高度关注。黎捷说,捐给国家,是稳妥的办法。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梁江认为,作为与关山月相提并论的岭南画派中坚画家,黎雄才作出了重要贡献。其成就主要在于:一、继承和拓展了岭南画派的艺术;二、创作了《武汉防汛图》、《朱砂冲哨口》等标示20世纪中国画成就的经典作品;三、以富于个性特征的笔墨语言丰富了20世纪山水画的表现力;四、为新美术教育体系提供了新鲜而重要的经验。由是,黎雄才的意义,不仅在于岭南画派,更在于生机郁勃的20世纪中国画坛。

  对话

  他天生喜欢拿笔的感觉

  8月27日,羊城晚报记者在小洲村采访了黎雄才先生的儿子黎捷
  
  羊城晚报:黎雄才先生为什么选择来这个地方居住?

  黎捷:黎老是没有房子在美院的,他在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已经搬到广州海珠区同福中路的“福星居”了,具体的时间我记不清了。至于这里的地,那是海珠区批的。美院在海珠区,区里想把艺术家都吸引在海珠区。

  羊城晚报: 黎老在这里有什么重要作品诞生没?

  黎捷:没有什么重要作品,因为他住进来的时候年纪已经比较大了,那时候的画都是在走下坡路了。就算画画也只是画一点花草小品。

  羊城晚报:他是在这里筹划创作“一河二江”系列的吧?

  黎捷:他是这么想的,但是已经觉得力不从心了,最后也没有画完。

  羊城晚报:他在这里的生活大概是什么样子的?

  黎捷 :早上7点多起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他的画桌旁,拿起毛笔写点字,练书法。他也画画,后来他觉得自己画得不怎么样了,就变成写字,写书法。他眼睛不好,一开始的时候还可以开个头,慢慢画下去,精力就不济了。眼睛是白内障那种,这个还是次要的,主要是人老了,整体衰退。

  有朋友来,他就不写了,他喜欢谈话,抽烟。他其实没什么事干,不过他真的是喜欢画画,他不是为了什么而画,就算觉得自己写得不好也要写,天生就喜欢,他就喜欢拿着笔的感觉,觉得很舒服。他抄唐诗,但他不作诗。关山月就喜欢作两句诗。写完之后就放在一边,吃个早餐。吃完早餐,他去陪朋友,他这里很多朋友来的。不管什么人来,他都给烟客人抽。他不管是谁都一视同仁,扫地的也好,大官也好,只要人进来,他很喜欢的,好茶好烟。

  羊城晚报:关山月故居挂了牌子,鲁迅故居也挂有牌子,很多名人故居都挂了牌。然而在广州,“黎雄才故居”似乎没有挂牌?

  黎捷:没有。关山月也是去年才挂的嘛,而且咨询了半天,因为他那个房子好像要被拆了。

  羊城晚报:你觉得有没有必要也挂一个“黎雄才故居”的牌子呢?为什么?

  黎捷:没有必要。

  看画就行了,这些东西没有什么意义。他故居有啊,高要那边有一个镇,自己搞了一个黎雄才故居,是他们自己搞的,我们家没有参与。实际上我父亲并不是在那里出生、长大的,只是据说我爷爷是那条村出来的,但哪一个房子,就完全没什么考证了。他们搞了一个房子,说是黎雄才的故居。他们可能是为了搞旅游,唯一的解释就是这样子咯,大家都有好处。

  羊城晚报:那当地的黎雄才美术馆呢?

  黎捷:那是当时黎老参与搞的。他挑了一些好东西放到那里去,画是好东西,但高要只是一个县级市,级别是那样,没办法。

  羊城晚报:关山月美术馆就不一样了。

  黎捷:关山月会挑啊,他看到我父亲的美术馆是这个样子,所以就选了一个经济实力比较好的城市,深圳,有眼光。

  羊城晚报:黎老的美术馆先建?

  黎捷: 对的,父亲挑了最好的作品捐过去,他觉得这是热爱国家的行为。

  羊城晚报:有的资料说,黎雄才在广州有两处故居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个是这里,一个是同福路福星居。

  黎捷:他在广州住过的地方挺多的,一开始是在美术学院有一栋独立的别墅,我是在那里出生的,关山月是他的邻居,我们两家一家一栋小别墅,但现在都已经不存在了,拆掉了。到了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我们自己掏钱在同福路弄了个三层的房子,那时候好像才花了五千块左右。后来搬到瑞宝村,自己又盖了一个两层的房子,后来那里开了一些小厂,搞得很杂很乱,又搬走了,搬到这里来。

  羊城晚报:这里会不会有很多崇拜者慕名而来?

  黎捷:没有,他是画家,那你看画就是了嘛,他又不是什么演艺明星。

  羊城晚报: 听说黎老作画的时候喜欢许多人在旁边看着和喝彩,是吗?

  黎捷: 他不是喜欢多人看,但是人多的话他的确会开心一点。他这个人呢,我觉得他是对自己手上的功夫非常非常自信的。他之所以出名,完全是凭手上的功夫,不像别的人多多少少是因为别的原因而拥有这么大的名气。纯粹说技术方面,他对自己是很有信心的。

  有很多画家虽然名气很大,但是让他即兴挥毫,有的人是不行的,会大失水准的,有的画家是得自己一个人关上门,慢慢磨才能完成一幅画,如果一大圈人围着让他画,他的水准是很差的。而父亲对自己的手上功夫是很有自信的。

  羊城晚报:黎老诞辰100年,在中国美术馆办了展览,也搞了研讨会,有人惊呼“重新发现了黎雄才”,在你看来这是什么意思?

  黎捷:也许,他们的意思是这样的,因为我父亲是以画松树、瀑布、山水等出名的,但是没有人知道他年轻时做过一些很细很深的功夫,画昆虫,人家不知道他功夫这么深的。这次在中国美术馆请了一些专家开研讨会,一看这批东西,便有人把他这方面的功夫提升到和齐白石一样的高度,甚至比齐白石还好。

  他这些小的写生,不光是普通画家,就是成名画家,也是心服口服,自叹不如的。

  羊城晚报:为什么以前大家没有看到过这些作品?

  黎捷:这些都是在家里堆着的,都是他年轻时候做的功夫,都是50年代,甚至30年代,他精力最好的时候画的,都是小的东西、草稿,不是什么大作。

  羊城晚报:除了草虫之外还有哪些新的发现值得我们去关注?如黎雄才的书法?

  黎捷:他的书法别具一格,但我父亲并不认为自己是书法家。他以一种画画的心态去写字,所以他的书法从法度上说不是特别严谨,但是他的画很有性格,毛笔上的功夫很深厚,所以线条很耐看。

  羊城晚报:总是称“关黎”,他跟关山月有何区别?

  黎捷:关山月的东西风格会转变,而我父亲是一直比较固定的。

  羊城晚报:现在黎老的作品在市场上很火爆,你怎么看?

  黎捷:我觉得只是水涨船高而已,他的画,人为炒作的成分还是比较少。但是最近报纸报道说,他的一张大画卖到8000多万元。我不知道这张画具体的大小,因为从来没有见过。黎老所有这么大的画,基本上都属于国家财产,像广东迎宾馆、东方宾馆、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这些地方挂的,都是属于国家的,没有人能弄出来拍卖,所以基本上没有在市场上的。8000万元这个价钱也确实是闻所未闻。

  羊城晚报:他全部大的作品都是国家拥有?

  黎捷: 说全部太绝对,不排除有一两张流传在外边。

  羊城晚报:我有一天在一个朋友会所里看到一幅黎老的大画,很大,画的松树,上边有太阳,真的很大。

  黎捷:是不是陈金章老师题的款?那张据说是真的。听说是在肇庆翻出来的,应该是一张类似于草稿的东西,他可能要画一张大画,这张用来作草稿,因为上边没题字。后来流落到肇庆不知道谁的手里。

  羊城晚报:画得确实很精。

  黎捷: 他的东西没有马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