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雄才 官方网站

http://lixiongcai.zxart.cn/

黎雄才

黎雄才

粉丝:78533

作品总数:8 加为好友

个人简介

黎雄才(1910~2002),广东省肇庆人,祖籍广东省高要。当代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岭南画派卓有成就的代表人物。擅长巨幅山水画,精于花鸟草虫,画作气势浑厚,自具风貌,被评论界称为“黎家山水”。三十年代...详细>>

艺术家官网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关注艺术家

留言板

艺术圈

作品润格

书 法:议价

国 画:议价元/平尺

匾额题字:议价

拍卖新高:未提供

联系方式

艺术家官网负责人:小张

邮箱:artist@zxart.cn

本页面资料由该艺术家或本主页注册用户提供,张雄艺术网不为上述信息准确性承担任何责任。

岭南画派大师黎雄才逝世 "珠江长卷"成未了夙愿

  大洋网讯广州日报报道,昨天上午11时01分,全国政协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第五届人大代表、广州美术学院顾问、原副院长、终身教授、岭南画派纪念馆馆长、中国著名国画大师黎雄才先生在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逝世,享年92岁。大师那双创造了永载史册的“黎家山水”的手,静静地垂放在雪白的床单上。昨天下午,在瀛洲艺术村黎老住宅一楼,广州美术界人士布置了简洁的灵堂。在烛光照耀下,黑纱挽着黎老生前的生活照,相片中慈霭的眼神仿佛在向世界作最后的告别。人们闻讯纷纷赶来,向黎老道别。

  省市领导指示全力抢救黎老

  黎老是在今年10月17日被家人送往医院抢救的。医院对黎老病情非常重视,很快组成一个20多人的抢救小组,包括内科、神经、透析、呼吸、心血管、肾病科及消化等科室的主要技术骨干,当晚将黎老转到了重症监护病房(ICU),开始24小时监测病情。

  黎老住院两个月以来,不少省、市领导,省、市委宣传部和文化部门、广州美院的领导及亲朋好友都前往医院探望。

  11月16日晚,广东省委宣传部部长钟阳胜代表李长春书记及其他省领导探望了黎老。钟阳胜在探病留言簿上写道:黎老是新中国第一代名画家,岭南画派代表人物,造诣深,是社会知名人士。要千方百计、尽最大的努力使黎老先生康复,尽力争取最好的治疗效果。他还指示医院随时向省委办公厅报告黎老的病情,请专家会诊。

  护士眼中“最随和的病人”

  11月26日后,多个器脏都处于衰竭状态的黎老陷入昏迷,12月18日晚深度昏迷。昨日清晨7时30分开始,黎老血压开始下降,心跳减慢,中心ICU采取了心肺复苏术等抢救措施,但仍回天乏术,黎老心跳、呼吸于11时01分停止。

  被尊为岭南画派国画大师的黎老,在广医二院中心ICU医生护士的眼中,是“最随和的病人”。“初到病房时,黎老神志还清醒,还能说说话”,重症监护病房的刘医生介绍说,有时候护士小姐为给黎老解解闷,就动手画一些“公仔画”给黎老看,问黎老画得好不好,黎老还很幽默地微微笑着说“好、好”。平时不管是见到医生护士,还是亲朋好友、领导同志到病房探望,黎老总是笑眯眯的。

  黎老晚年还沿珠江溯源


  昨天,记者在ICU病房外见到了黎老的夫人谭明礼。她说,黎老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在70多岁的时候,还自己攀登过富士山,曾经沿着珠江追溯源头,到贵州等地写生。黎老晚年还活跃在各种书画活动中,就是在不久前的11月19日,还在广州举行了一个三人联展。这一展览在明年1月3日还将在澳门继续展出。

  大师最后的日子

  黎老病重之际,记者曾前往探望。广医二院重症监护中心的千级层流室里,空气几乎无菌,恒温22摄氏度。目前东南亚最先进的心电、呼吸、血氧等监护设备有条不紊地运作,随时为医生提供有关病人状况最确切的数据。钟南山院士曾两次为黎老会诊。黎老因晚年腿脚不灵便长期卧床,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护士小姐一天三班轮流护理,每隔1个小时就给黎老翻身。24小时在床边监护的护士小姐,只要听到黎老有痰音,就会为他吸痰。对于这样卧床不起的特殊病人,ICU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令黎老在三次发出病危通知后又情况好转。

  黎雄才,当代杰出国画艺术家,第二代岭南画派大师之一。他独创“黎家山水”意境清华,享有极高声誉。其代表作有《寒夜啼猿》、《潇湘夜雨图》等。(记者刘小霓、陈新蕊)

  黎雄才一生爱松笔端动处松生风

  大洋网讯从肇庆一个裱画师的儿子,到岭南画派的代表人物,黎雄才走过了他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他的勤奋、他终身对艺术的执著追求、他对学生的挚爱,这一切永远都值得后人敬仰和怀念。

  16岁展现绘画奇才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的高剑父和黎雄才的关系,印证了韩愈这句名言。

  这是1926年的往事了,当时黎雄才还是个16岁的少年,正在肇庆中学读书。这年夏天,高剑父到鼎湖旅游途经肇庆。在肇庆城中,高剑父看到黎雄才临摹的清代花鸟十二屏巨幅,惊叹其奇才。高剑父随即把黎雄才带到鼎湖,观黎雄才写生作画。

  这一相见,决定了黎雄才以后的艺术道路:当即,高剑父将黎雄才收为门下弟子;1927年又带黎雄才到广州“春睡画院”深造。“春睡画院”是高剑父推广其“折衷中西、融汇古今”艺术主张的大本营。高剑父主持教务。在这里,黎雄才早年在肇庆由另一画家陈鉴调教出来的精致而略显柔弱的画笔,在高剑父雄杰峥嵘的气息中得到了强化。对黎雄才,高剑父要求很严格,每天叫他爬上阁楼临摹古画。为了不使他分心,黎雄才一上去,高剑父便把梯子抽掉。


  高剑父还把自己珍藏的宋元古画交给黎雄才临摹,又带他外出写生。临摹了五六百幅古画后,黎雄才掌握了传统技法,又把这些技法运用到写生中。此后,高剑父又出资送黎雄才到日本深造。熟练掌握传统技法,扎实的写生基础,高剑父教给黎雄才的这两样,让黎雄才终身受益无穷。黎雄才归国后,画艺日精,高剑父教学生山水画,就以黎雄才的作品为示范。老师的推崇,更让黎雄才扬名画坛。

  黎老终其一生一直难忘高剑父对他的悉心培养。一说起高剑父,言必称其为“高师”,晚年他经常和朋友谈起高剑父对他的教导,说这是他终身受用的最大财富。

  一生爱松得雅号“黎松才”

  在黎老山水画中,他的松树画有非常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和他一生对松树的偏爱和经年累月进行松树写生分不开的。为此黎雄才还得了个雅号叫“黎松才”。

  说起这个雅号的来历,本报老记者姚北全回忆说,1977年秋天,他随黎雄才乘船到肇庆。“晚饭后,黎老和大家一起外出散步,走着走着,黎老不见了,当时大家都以为黎老可能被老朋友请去了,也就没有在意,后来有人说,原来黎老走在半路上,看到一棵长势很好的松树,有一枝出枝很奇,就停下画了起来。当下就有人给黎老起了个雅号‘黎松才’。”

  黎老一生写生画有一万多幅,其中2000多幅是松树。早年在日本学画时,一到课余,黎老就走进松林写生。黎老的写生本子,给松树写了家谱,从年轮逾千载的古松到柔枝嫩绿的幼松都有描绘,松树根、干、枝、叶等细部还专设另册。姚北全说,郑板桥画竹是“四十年来写竹枝,日间挥写晚间思。”黎老则是“五十年来写青松,笔端动处松生风。”


  防洪前线坚持写生

  黎老一生勤奋,笔耕不辍,他创作的画作总数至少在3000多张以上,“就目前而言,全国的画家中,还没有一个画家的作品比他更多,他一生都在作画,除了文革期间以外。”黎老的入室弟子陈金章告诉记者,“广州的夏天很热,黎老在小房间里一画几小时,全身都湿透。”

  在黎老的作品中,他1954年创作的《武汉防汛图卷》不得不提。当时正值壮年的黎老在武汉,亲身参与了防洪工作,并坚持写生。“他背个小帆布包,装上馒头、榨菜,就坐在江堤上作画,堤下是波涛滚滚的江水,堤上是火热的抗洪场景,一画就是大半年。”陈金章说。

  这幅29米长的画作,真实再现了武汉军民抗击百年一遇的洪汛的宏大场面,后来在北京展出后,震动了整个中国画坛,被称为“抗洪史诗”。“50年代,中国画坛流行学苏联,许多人都说中国画技法太落后、不能反映时代斗争,黎老这幅画的横空出世,对这种论调给予了最有力的批驳。”陈金章告诉记者。

  “黎家山水”享誉中国画坛

  黎雄才的作品有着“黎家山水”的盛名。他的师父高剑父生前也给予黎雄才的山水以极高评价:“大家都推崇他的成了大功,我更恭维他的山水是第一。”在专家看来,黎雄才笔下的山水画,雄伟壮丽与秀润清新融为一体,不仅仅表现出山水的造型美,更主要地表现出山水的意境、生命与精神。

  在陈金章看来,“黎家山水”的独特风貌不仅来自于他对五代和宋元名画的研习,也与他丰富的生活积累和对祖国河山的亲身阅历分不开,他的足迹几乎踏遍了中华大地,对名山大川莫不谙熟于心,因此他的画中“有生命,有生活感受,这正是传统山水画所缺少的”。


  黎老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艺术教育家,他长期担任广州美术学院的教授,“活跃在整个广东甚至全国国画界的几乎都是黎老的学生,他一生桃李无数。”

  陈金章犹记得当年为了备好山水课教材,黎老先后亲自认真画了600多幅基础课教材。“单是教第一幅石的入手法,他就画了又画,共画了六幅之多,当时我还是他的助教,觉得六幅都好,对他画那么多幅感到很不解。”后来黎老很严肃地对他说:“你要知道这是第一幅入手法,如果有一笔错了。学生跟着老师的示范作品错,是会误人子弟的,因此首先要求自己不能错。”陈金章动情地对记者说,“这件事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黎老给我的是受益终身的教育。”

  深切缅怀大师

  昨日,记者分头到广州和黎雄才家乡肇庆采访,接受采访的专家学者和普通市民,无不表达对这位岭南画派大师的怀念。

  广州:白玫瑰表达哀思

  昨日中午,记者来到广州艺博院的黎雄才艺术馆,馆内入口处黎雄才塑像前安放花篮,花篮里是一朵朵洁白的玫瑰,淡雅高洁。艺博院副院长何立明告诉记者,他们在一小时前听到了黎老逝世的噩耗,全院都忙了起来,马上派人买了花篮敬献在黎老塑像前,以表达他们的哀思。

  当记者告诉正在艺术馆里参观的观众黎老刚逝世的消息时,他们都感到既惊愕又悲痛。刚从美国归来的杜先生告诉记者,几十年来他都一直迷恋着黎老笔下的“松”,如今大师仙去,实在让人深感遗憾。他还告诉记者,黎老在美国华人心目中一直享有极高盛名。

  肇庆:赠画助校音容犹在

  黎老少年时求学的肇庆中学师生,在得知自己的老学长仙逝后,无不伤心落泪。

  上世纪的20年代,黎老在该校求学,40年代又曾在此执教美术。后来,黎老虽然成为一位名扬中外的国画大师,但还十分关心肇庆中学的建设情况。1990年85周年校庆时倡议前来参加的3000多名校友成立肇庆中学校友会,加强校友联谊,同时还宣布,若谁能够为学校捐款达到20万元,他就赠送一幅画给他。

  高要:市中心建成艺术馆

<

  高要黎雄才艺术馆副馆长谭映虹说,黎老生前对家乡一直都有深厚的感情,近十多年来,虽然年事日高,仍然常回家乡看看,有时还住上十天八天。家乡人也都以出了这样一位大艺术家为自豪。逢年过节,高要市都会有人到广州看望黎老。“为了弘扬黎老的艺术,高要把市区最中心的位置拿出来修建黎雄才艺术馆。建成了广东乃至全国最大的以在世艺术家个人命名的艺术馆。为此,黎老把自己一生有代表性的100多幅画作和其他书画界名人送给他的书法画作捐赠给了家乡人。”谭映虹说。

  (本报记者邱瑞贤、刘平清)

  珠江长卷:大师未了的夙愿

  大洋网讯广州日报报道,昨日上午11时,黎老走了,带着他的满腔遗憾———他终究没能完成自己描绘珠江的夙愿。

  追随黎雄才50多年的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岭南画派纪念馆副馆长陈金章教授告诉记者,黎雄才生前有一个夙愿,这就是以自己如椽的画笔,表现源远流长、波澜壮阔的珠江。但老人终其一生也没能完成《珠江》长卷的创作,为后人留下一段遗憾。

  10年构思80高龄亲赴珠江源

  陈教授告诉记者,黎老生前常向他念叨着:“画‘两江一河’(长江、珠江、黄河)的长卷是我一生的夙愿……”老人甚至还想把自己的画室起名为“一江二河”画室。然而考虑到年事渐高,黎老决定只画他最熟悉也最有感情的珠江,并为此构思长达十余年。1988年,黎老已将近80高龄,但他仍不辞劳苦,不远千里,亲赴云南曲靖县马雄山及云贵边境,探访珠江源头,此后用了足足一个月的时间,画下《珠江之源云南马雄山》、《深山放筏》等近百幅写生作品。

  回到广州动笔创作不久,1992年10月下旬的一天,黎老因不慎跌倒而导致股骨粗隆间骨折,入院接受了60多天的治疗。“黎老曾说他要从珠江的源头一直画到虎门珠江入海处,长卷全长起码要在200米以上,可惜由于断腿病痛的折磨,他仅画了60多米,只画到广西境内的珠江……但这也足足费了他一年多的时间,实在是不容易啊。”陈教授一脸遗憾地说。

  伤痛折磨200米长卷完成60米

  黎老一心记挂着这幅长卷,克服了一般人难以忍受的疼痛,只希望能早日出院。他常常以恳切的目光望着医生,说:“我画室里挂着的金榜(纸),才起了个画稿,等着我去完成呀!我要画的二江一河的巨制长卷还没有完成啊!……我不能让时间在病床上过去……”医生们都不禁为之动容。

  遗憾的是,两年后黎老另一条腿又不幸遭遇骨折,即使有特别加工垫高的椅子,也已再无法画他的珠江长卷了,大师最终痛苦而又无奈地放弃了《珠江》长卷的创作。

  现在,这幅未尽之作被岭南画派纪念馆收藏。陈教授告诉记者,“这幅长卷一直封存在保管室里,我一直想着黎老还没画完,一定要珍藏好,或许哪一天黎老能继续把它画完……”他说到这里已语带哽咽了。

  黎老画作万元一尺

  记者昨日下午在广州的一些艺术市场了解到,黎老的作品价格水平目前较为平稳。

  据广州市艺术品(公物)拍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向民介绍,目前黎雄才画作的拍卖价格为1万元一尺(33公分),去年该拍卖公司拍出的一幅180×90公分的《松瀑图》,拍价为14万元。有业内人士认为,由于黎雄才的画作价位在市场中一向已属高档,所以据推测老先生的逝世应该不会对画作价格造成哄抬影响。

  记者还了解到,以往黎雄才作品在台港、东南亚等地备受欢迎,主要是靠办展出售的。1987年,他的作品才开始进入两大拍卖行,1991年4月香港拍卖的一件《山水画集》册页以3.6万港元被人买走,5个月后的一幅《山水》轴则卖到2.86万港元。

  自内地兴起拍卖热潮以来,五六家大艺术拍卖行相继崛起,黎老的作品在拍卖市场中一直是“抢手货”。

  黎雄才遗体告别仪式将于12月28日举行

  遵照黎雄才先生遗愿及其家属意见,丧事从简。遗体告别仪式于2001年12月28日下午3时30分在广州市殡仪馆白云厅举行。(记者邱瑞贤、刘平清)